聖德拉姆泰戈爾畫廊香港及新加坡隆重聯合呈獻紐約藝術家安藤美夜的全新畫作,藝術家的不同作品將同期於兩間畫廊展出。
安藤美夜是備前劍製造商的後裔,小時候在日本岡山縣一座寺廟中成長,與佛教僧人劍匠一起生活,後來移居加州。她巧妙地結合祖先的傳統技術與現代工業技術,靈巧地把光潔的不銹鋼及電鍍鋁轉換成短暫而泛著微妙色彩層次的抽象畫。她為此系列展覽創作出超過90幅全新作品,大小由30 ×30厘米至182 x 137厘米不等。展覽的香港部份展期由9月23日至10月30日。
安藤美夜以表層改造作創作核心,透過熱能、砂紙、砂輪機、酸及銅綠在其金屬畫上所產生的不同化學反應,構成不同顏色和質料若隱若現的漸進反光效果。
安藤美夜的新作以生動明亮的藍色、粉紅色、綠色、灰色、橙色和金色作主要色調,全受大自然所啟發,並由有限的工業染料定制而成。她將顏料和氨基鉀酸酯分層塗上,構成意想不到的色彩變化,某區域呈現光澤明亮的效果,旁邊則為較啞色的塗層。為了令作品更具光澤,她再額外層疊氨基鉀酸酯及樹脂,將金屬的反射性加以放大,然後再以砂磨和研磨方法,減去部份表層,以達到所期望的光潔度。由此產生的圖案巧妙地使人聯想到精緻簡約的風景,雲霧的形成及抽象開闊的金屬境界。
安藤美夜的目標是發展出她所運用的工業材料與自然世界的關係,並故意作出這種矛盾的配對,讓本來貼近大自然的她與這些遺產連接,同時探索無常的概念與時間的流逝。她將佛教概念空,虛無加入創作之中,觀賞者與畫作產生互動,欣賞作品時因日間光線轉移及季節的推移而構成不同形式和色彩,因而意識到時間的瞬間即逝。
藝術家用色上同時決定了觀眾的體驗。安藤美夜認為色彩是光線以不同頻率移動的結果,於是透過光面、磨砂面、礦物粉、對比色,和金屬帆布等構成不同效果。完成的作品介乎半透明與透明之間,畫作中並列的不同層次將瞬間的時刻捕捉於同一平面之上。
新加坡聖德拉姆泰戈爾畫廊的展覽中,安藤美夜繼續探索較新的素材:其家鄉岡山的外部建築運用的燒焦木材焼杉板。這木材跟金屬一樣,經燒焦後被轉化,變得更堅固,更耐用。她的1.9 x 1.9米的大型雕塑裝置藝術品Emptiness the Sky (Shou Sugi Ban) 2的四面牆壁正以此作材料,其中一邊裝上一扇門,稱為nijiriguchi,是日本茶道房子的一個典型的建築元素。傳統的茶道房並不受階級觀念或精英主義規限,所有進入茶道房的人均需低頭(傳統上,武士更需放下其軍銜標誌 — 配劍)。雕塑的內部提供一個寧靜的空間,讓觀賞者在安藤美夜的金屬作品之中沉思。
藝術家的第二件裝置藝術品Fuji (Wisteria) Forest以數百菩提葉鋪成漸變紫色層,暗喻出藝術家名字的由來。安藤美夜的名字翻譯為「和平的紫藤」,而作品的紫色正配合其色彩。1.6米高的裝置同時以紅葉狩作靈感。紅葉狩為日本傳統,每逢秋天,人群均前往景區觀賞秋葉。雖然它被認為是世俗的事,卻富靈性的元素,提醒觀賞者萬物皆屬暫時性的,這些轉變,無論週期性與否,正為時間作標記。
此外,展覽將同時展出部分陽極氧化鋁畫作,作品中的藍寶石水晶電鍍至金屬平面上,全屬藝術家的較早期作品。
安藤美夜於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取得東亞研究的學士學位,並於美國耶魯大學修讀佛教意象及圖象。大學畢業後,她到日本著名的鐵匠Hattori 工作室當學徒,及後到北加州公共藝術學院進行實習。她的作品曾於世界各地展出,包括近期由Nat Trotman策展於紐約索羅門古根漢博物館舉行的展覽,及紐約皇后區美術館的藝術展。她的大型裝置藝術現於第56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官方延伸展覽Frontiers Reimagined展出 (www.frontiersreimagined.org)。
安藤美夜多次受委託為公共場所創作,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於倫敦高達30英尺的雕塑,由世界貿易中心的鋼材所建成,以紀念美國9.11事件十週年,近期,更以此榮獲DARC最佳燈光藝術裝置大獎。其他獎項包括2012年波洛克-克拉斯納基金會的藝術資助。她現居於紐約,並以此為創作基地。
如欲查詢詳情,請電郵至singapore@sundaramtagore.com,或致電+65 6694 3378,以獲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