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纽约 | Chelsea

Lee Waisler

2013年10月17日至11月16日

Double Einstein, 2013, acrylic and wood on canvas, 40 x 60 inches
Van Gogh, 2013, acrylic and wood on canvas, 84 x 18 inches
Kafka, 2013, acrylic and wood on canvas, 72 x 60 inches
Frida Kahlo, 2013, acrylic and wood on canvas, 84 x 18 inches
Nefertiti, 2012, acrylic and wood on canvas, 48 x 36 inches
Chaplin, 2013, acrylic and wood on canvas, 30 x 10 inches
Jean Cocteau (after Modigliani), 2012, acrylic and wood on canvas, 36 x 36 inches

Press Release

纽约圣德拉姆泰戈尔画廊隆重呈献美国画家Lee Waisler的全新画作。

Lee Waisler 扎根于洛杉矶,以丰富多样的素材绘画出引人注目的标志性人物肖像。

这次展览,Waisler汇集来自全球不同范畴、时期及地域的人物,包括著名艺术家、文学巨匠、荷里活名人如芙烈达·卡萝(Frida Kahlo)、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 )及差利卓别灵(Charlie Chaplin),及对社会变革具影响力的人物如以色列政治​​家摩西·戴扬,及提倡巴基斯坦少年教育的马拉拉等。每幅肖像提醒观赏者如何以个人力量改变社会根深柢固的思想。

此新系列标志着Waisler艺术风格上的全新尝试,他开始探索新观点,将人物的特点拉长至阴影般的比例,测试观赏者辨识人物特征的极限。当中,梵高(Vincent Van Gogh)的肖像虽然已拉长至几近变形,但透过其为人熟悉的红胡子及深陷的眼睛仍然能立刻辨认出来。这巧妙的创作模式乃Waisler「重新组合」的概念:先将对象的微细部分解构,储存记忆,再重整出相似的肖像。

部分创作只采用黑白色调,突显出简单明确的线条,呈现的已不再是肖像人物的标志性地位与形象,而是揭示出背后实在的人物,令人难以忘怀。 Waisler认为:「成功的作品能使观赏者将自己投射到肖像当中,希望他们与画作连接的一刻能对背后的主题有所启发。」

Waisler创作富质感的作品,并称之为「三维画像」。他在画布上涂上厚厚的颜料,一层又一层,然后加上具象征意义的天然物料,例如沙代表时间;木代表生命;玻璃代表光线等。他以木条及不同颜色的组合创造出极具活力的面孔与肖像。

实践抽象创作数十年,Waisler约十一年前回归形式化,推出一系列动人的历史及当代人物肖像。 Lee Waisler的肖像画反映其对人类精神的深刻体会,他说:「我的目的是通过这些画作激发人们以更人道的方式共处。」

Waisler于1960年代开始作画,其早期作品均涉及社会及政治话题,触及不同的重大历史事件,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越南战争,及民权运动。后来,Waisler的创作开始反映他对东方哲学与日俱增的兴趣,亦因此变得越来越抽象。九十年代中期,受当时印度总理古杰拉尔(IK Gujral)的邀请到印度探访,成为其艺术生涯的转折点。 Waisler开始意识到贫困国家对生存的挣扎与奋斗,重新发现人性的力量。此后,其作品逐渐远离纯抽象的风格,并走向形式化。

Waisler的作品为多所博物馆的重要珍藏,包括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伦敦维多利亚与阿伯特博物馆、台拉维夫美术馆、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华盛顿史密森尼博物馆、法国国立图书馆、新德里国家现代艺术展览馆,及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

如欲查询详情,请电邮至gallery@sundaramtagore.com,或致电212.677.4520以获取更多资讯。

回到顶部